出殡
在甘洛县,一般是在丧葬第三天的天明后出殡。汉语直译为“放到野外去”,意为起灵出殡。出殡时,须在死者家里的火塘中点燃一火把,作为火葬场火化遗体的火种。在出殡时,火种始终都在遗体之前,起引路的作用。出殡时要再次鸣枪致哀,遗体由非当事家支的四个人抬着起灵出丧。彝族忌讳自己家支人的遗体由自己家支人来抬。一路上妇女紧跟在尸架之后,放声拗哭,以声大为哀;男的跟在其后,直至到火葬场地。
购墓网,公墓,上海墓地
火化
将尸体抬至家支火葬地点,同时安排人去砍柴(松树柴)。然后在选好的地点先挖一坑,将新砍的松树劈成条状,按井字形一层层叠放干柴,男叠九层,女叠七层;尸体要侧卧于尸架上,男性右手在上,女性左手在上,盖以树枝。尸架放在挖好的坑上,然后再把盛有粮食或荞耙的竹箕和装酒及木勺盔置于其加等侧。尔后用四根干竹子扎成火把,由负责火化的二人在死者头、处点火行火化。火化后,骨灰下落于坑内,即将木盔内的水泼于地,再将木盔、木勺打烂弃之,然后向土坑奎土,最后在奎土之上围压上石块(男性9个石块、女性7个石块),葬礼至此结束。在火葬时,砍柴者、负责火化的人等,同样禁止由本家支的成员承担。以火葬点为中心,各家支依次参与,从中心向外依次为逝世者直系亲属、家支成员、姻亲家支成员。
上述火葬的形式及堆石而不砌坟,是彝族丧葬的传统习俗。
招魂仪式
丧葬结束后,在逝者的家中要请毕摩做宗教仪式,即为招魂仪式。在仪式中,毕摩会在死者家屋侧烧烫一块石头,在地上插上神枝,将水泼于石上,水蒸汽即升腾而起。这时,将葬礼中所用工具都要从水蒸汽上过一遍,表示祛邪除秽。我们可以清楚地看见仪式与目的合而为一:目的的实现就在于仪式的完成。这类行为的功能在创造心理习惯与社会风俗,对于群与文明有不可测量的价值①。彝族的灵魂信仰,特别是亡魂的信仰涉及人与自然、人与社会、人与自我的相互关系,它所赋有的全面性,使它自然地成为人们尊敬或恐惧的主要信仰对象。虔诚的崇拜,尽信的祈祷,人们害怕没有处理好丧葬的任何环节而迁怒亡灵、作祟于后代。或求神帮助,或求饶恕,从而达到心理需求的某种满足。